close

>變調的都更專題2:都市更新下的歷史負債

更新日期:2010/11/03 00:17 李宜霖

【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】都市問題是經過長久的歷史過程不斷累積,台北歷任市長想透過都市更新來移轉、解決,但都市的強制拆遷,引發更多的社會及居住爭議。

 

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,同時也是無殼蝸牛聯盟政策研究員的張維修表示,台北沒有清楚的土地使用分區,不像國外有明顯的貧民窟,但是貧富差距漸大,高房價問題嚴重。很多人有一半或3分之1的薪水付房貸。張維修算過,一般人要從辛亥革命到現在累積1百年,才能買到一棟房子,但人不可能活到1百歲,因此居住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。台北的藝術家使用空間沒有被上層階級明顯驅逐,反而有許多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計畫,給藝術家創作駐村的機會,但這也是不斷抗爭得來的。

 

積累的都市問題

 

張維修回顧戰後都市更新歷史與台北市都市更新如何導致上流化。「上流化」(Gentrification)這個概念源自1964年開始,以英國學者為首,長達40多年的辯論,台灣一般翻譯成「縉紳化」、「高級化」。上流化是指一個地區發生社會結構的改變,人口組成的階層出現取代、迫遷的現象。

 

1949到1975年間是戰後都市更新窳陋地區、違建整治時期,當時有2百萬人從大陸來台,可是日本人對台北市的都市規劃只能容納60萬,大規模人口只能就地解決居住問題,很多人就在公有地、道路週邊、還沒有開闢的公有設施土地週邊紛紛搭起違建,1963年的統計,台北市28%的人口住在違建,約5萬5千棟。

 

張維修說,當時,台北市就是一座「違建」的城市,政府一開始沒有能力處理,等到1963到1977年間,政府大力清除違建,也興建23處整建住宅,約1萬戶。但是蓋房子的速度,還是趕不上拆房子的速度,蓋了十幾年,也只蓋了1萬多戶。

 

張維修說,1975到1989年間,政府將違建擱置一旁,開始成立國宅處,頒布國宅條例,為中等及中低收入居民直接興建國宅,是可以出售、買斷式的國宅。1989到2001年間,國宅問題百出,包括轉賣、管理等問題,品質也不好,於是政府放棄國宅政策,以投資公共設施帶動週邊地區住宅更新,例如政府投資,提供城市公共服務,開闢一個公園,把污水設施、道路做好,周遭的土地因為有公有設施,交通、經濟發展方便,民間就會投注資源,將舊房子改造,變成新的都市更新。這個時期古蹟保存與社區營造底層社會力量逐漸崛起。

 

2002年至今,國家朝向「小政府,大市場」的思維,解除政府管制,增加容積獎勵、減稅,全面性帶動都市(老舊)建築改造更新。但都市問題至今仍未解決,包括違章建築、巷道狹小、消防安全、現代化設施、建築老舊、漏水、生活機能改變、停車位不足、生活水準提高、沒有社區及公共意識等,於是市民普遍期待「都市更新」當做所有都市問題的解答。

 

都更下的迫遷命運

 

1997年,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時,林森北路、南京東路區塊,晶華酒店後面的14、15號公園預定地違建,因為麥克傑克森曾經從酒店上面看,非常窳陋,於是市府大刀闊府的進行都市更新的計畫,開闢公園。

 

張維修說,當時有許多老人住在違建裡。例如有位老婆婆,雖然眼睛看不見,但是長久居住在此,不需旁人幫助,仍然可打理自己的生活、自己做飯。有很多人抗議暴力拆遷,拆遷的最後一天晚上,7個地方同時著火,消防車進來,抗議人士被趕至一旁,完成拆遷。過幾天,建商在報紙上刊登廣告,「感謝市長陳水扁為中山區帶來希望,魄力拆除14、15號公園違建」,同時邀請市長來剪綵,啟動「美麗國賓」大街廓都市更新計畫。

 

14、15號公園拆遷,呈現的是都市問題的歷史負債,投射在都市更新上,市長有壓力,急於展現魄力與效率,導致都市「破產」。

 

■總是在中國大陸拆遷現場才能看見的紅字,今天也出現在台北街頭,這是城市的進步?(圖文/張維修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win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